皮帶秤萌芽起步階段
時間:1908年—20世紀70年代中期
1908年,英國赫爾伯特·梅里克(Herbert·Merrick)開發設計了全世界首一臺皮帶秤,是全世界首一種依據作用力準確測量散稱原材料總流量的機器設備,更改了原來準確測量原材料總流量的傳統式方式,被稱作“梅里克型腳踏式皮帶秤”。自此的幾十年時間里,衍化應用的皮帶秤都沒有離開“梅里克型腳踏式皮帶秤”的范圍。
特點:1、簡易的單托輥構造;2、電阻器應變力式重量傳感器;3、具體應用全過程中稱重差值≥在±2~10%;4、損壞快,維護保養量大;5、比較嚴重依靠客戶的用心調節和后期維護保養。
皮帶秤快速發展階段
時間:20世紀70年代末期—21世紀初
電腦上的普及化和運用,促進皮帶秤進到全智能時期。拉姆齊電子器件皮帶秤皮帶秤秤體的構造也由單托輥方式發展趨勢為多托輥,各種各樣電氣元器件的技術發展趨勢,都巨大的提升了皮帶秤的精度和可靠性,這類技術上的更改一直到今日仍在普遍應用中。
特點:1、多托輥技術廣泛運用,如多托輥兩道杠升降式、多托輥全升降式;2、重量傳感器技術迅猛發展,精度和穩定性都獲得巨大提高;3、皮帶秤儀表盤基于單片機技術,全智能替代集成電路芯片;4、具體應用全過程中稱重差值早已能夠做到±0.5%;5、使用性能能普遍現象難題,太過依靠應用環境和標準。